小孩8岁,有些感冒了,去诊所开了点感冒药,宝宝吃了之后没多久就说身上痒,半夜就开始起疹子了,我觉得应该是药物过敏,因为孩子今天吃的东西以前吃也是没事的,药物过敏怎么办啊?
一、什么是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也称药物变态反应,是由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是一类非正常的免疫反应。免疫反应的异常,无论是过强或过弱,对身体都是不利的,会引起一系列的病变。病变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
药物过敏反应一般发生在少数过敏体质的小儿,它与用药的剂量、给药的途径和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无关。药物,无论口服、注射、外用或喷雾,皆可发生皮肤、粘膜以致全身的损害。
药物过敏反应分即刻反应和迟缓反应。前者在用药后瞬间出现,比如注射青霉素后,甚至皮试中即可发生胸闷、心慌、气短、面色发青、大汗淋漓、手足冰凉,甚至脉细弱以至休克。这种药物反应较严重,不及时抢救,可造成小儿死亡。
而迟缓反应是在用药数日后出现皮疹且疹型不一,有固定型药疹、荨麻疹、猩红热样皮疹、麻疹样皮疹等,重者可有剥脱性皮炎。即刻反应者往往伴全身症状。迟缓反应者可有剥脱性皮炎。即刻反应者往往伴全身症状。迟缓反应者可在局部或仅侵犯皮肤或一个脏器,症状相对较轻。
二、吃药过敏怎么办?
小儿用药后一旦出现过敏反应,首先应停药,同时给予脱敏治疗,如应用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葡萄糖酸钙等等。发生全身性过敏反应时,病儿应平卧,松开衣扣,头偏向一侧,注意血压的变化,清除口、鼻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并尽快送往医院。
三、什么原因引起药过敏?
1、可能与药物质量有关
药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就造成同类不同厂家生产出的药品、同一种类不同批号的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不同。药物在分装过程中,生产条件(如温度、湿度、包装的密封度等)控制不严格都会影响药物的质量,造成不同批号的产品杂质含量不同,从而影响过敏反应发生率。
2、遗传因素
遗传性分泌型IgA缺乏者消化道黏膜通透性增加,未经消化或消化不全的蛋白等过敏原进入机体,引起各种过敏反应。
3、过敏体质
个体因内分泌紊乱及酶缺乏等原因,机体反应性改变,导致过敏反应发生。
4、环境情绪因素
机体的应激状态可影响抗原的形成,患者在虚弱、饥饿、焦虑、紧张等情况下,较易发生过敏反应。
鉴于药物反应范围广泛,表现复杂,且多于特异性,要确定诊断有时比较困难。对于药疹的诊断,目前仍以临床病史为主要依据,再结合皮疹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并除外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实验室检查方面,发皮肤划痕、皮内试验常以检测患者对青霉素或碘化物有无敏感性,对防止过敏性休克反应有一定价值,但对预防药疹的发生意义不大。体外试验以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dioallergosorbernttest,RAST)等已用于致敏原的检测,但仅对部分药物可靠,在有条件情况下可采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治疗措施】
(一)去除病因
停用一切可疑的致病药物是必须首先采取的步骤,切忌在已经出现药物反应的先兆表现时做手脚未断然停药的作法。
(二)支持疗法
给患者以有利的条件,避免不利因素,以期顺利地渡过其自限性的病程,如卧床休息、饮食富于营养,保持适宜冷暖环境,预防继发感染等。
(三)加强排泄
酌情采用泻剂、利尿剂,以期促进体内药物的排出。
(四)药物治疗需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不同措施。
1.轻症病例①抗组胺药物1~2种口服;②维生素C1g静注,日1次;③10%葡萄糖酸钙或10%硫代硫酸钠10ml静注,日1~2日;④局部外搽含有樟脑或薄荷的炉甘石洗剂、振荡洗剂或扑粉,一日多次,以止痒、散热、消炎、,一般一周左右可痊愈。
2.病情稍重的病例
指皮疹比较广泛,且伴发热者。①卧床休息;②涂上述药物;③强的松每日20~30mg,分3~4次口服,一般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
3.严重病例
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形和全身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⑴皮质类固醇:氢化可的松300~500mg,维生素C3g,10%氯化钾20~30ml加入5~10%葡萄糖液1000~2000ml缓慢滴注,日1次,宜保持24小时连续滴注,待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大部分消退及血象正常时,可逐渐递减激素用量直至改用相当量的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口服。如皮疹消退,全身情况进一步好转,再逐步减少激素口服量,原则是每次减量为当时日量的1/6~1/10,每减一次,需观察3~5日,随时注意减量中的反跳现象。在处理重症药疹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出在激素的用量或用法不当方面,如开始剂量太小或以后减量太快。
⑵抗组胺药物:选用二种同时口服。
⑶输新鲜血液输血浆:每次200~400ml,每周2~3次,一般4~5次即可。
⑷抗生素:选用适当抗生素以预防感染,但必须慎重,因严重药疹患者,常处于高度过敏状态,不但容易发生药物的交叉过敏,而且可能出现多原性敏感,即对与原来致敏药物在结构上完全无关的药物产生过敏,引起新的药疹。
⑸局部治疗:在重症药疹患者,对皮肤及粘膜损害的局部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往往成为治疗成败的关键。早期急性阶段,皮损可用大量扑粉或炉甘石洗剂,以保护皮肤和消炎、消肿。如有渗液,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湿敷,每日更换4~6次,待干燥后改用0.5%新霉素、3%糖馏油糊剂,每日1~2次。
眼结膜及角膜常受累,必须及时处理,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不冲洗,清除分泌物,滴醋酸去炎松或氢化可的松眼液,每3~4小时一次,每晚擦硼酸或氢化可的松眼膏,以防角膜剥脱导致失明及结膜粘连。口腔及唇部粘膜损害常妨碍进食,可用复方硼砂液含漱,日数次,外搽粘膜溃疡膏或珠黄散、锡类散等。对无法进食者可用鼻饲。
⑹如伴发心、肺、肝、肾及脑等脏器损害以及造血机能障碍等需及时作用应处理。
⑺密切注意水与电解质的平衡;并酌情给予三磷酸腺苷、辅酶A、肌苷及维生素B6等药物。
药物过敏的注意事项:
一、对于出现皮肤过敏的人们来说首先应该要注意做到的就是远离过敏源,在治疗之后同样要小心接触一些容易是自身皮肤出现过敏症状的物质。尽量避免皮肤长时间在强烈的日光下暴露,否则易使皮肤发痒、红肿。
二、皮肤出现过敏之后通常情况下患者都会出现比较清冽的瘙痒的感觉,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禁止用手搔抓患处(如掀皮屑、挤水疱、搔抓皮肤等),如果没有控制住还是这样操作的话就会更容易使皮肤受损伤,加重病情。
三、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洗浴的时候要注意不宜用热水烫洗,对于容易出现皮肤过敏或者是正在过敏的人们来说一定要注意禁止使用有刺激性的沐浴露或香皂,同时更是要注意不要使用搓澡巾搓澡,用温水洗即可。过敏发生在头部的宜睡较高的枕头,发生在下肢的要尽量减少步行。
您好,这是荨麻疹的症状,荨麻疹是由于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而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局部或全身性皮肤上突然成片出现红色肿块,发病迅速,消退亦可迅速,有剧痒。可能伴随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用药指导:得了荨麻疹要及时远离过敏原,并选择外用纯中草药提取物乳膏这类针对性药物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治疗荨麻疹和防止荨麻疹病情的恶化。
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应寒热变化。
2.避免强烈搔抓患部,不用热水烫洗,不滥用刺激强烈的外用药物。
3.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治疗慢性病灶,调整胃肠功能,驱除肠道寄生虫。
4.忌食动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鲜发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保持清淡饮食,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病情分析:处理药物过敏,首先要认识它的一些表现.轻度药物过敏会出现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如果服药后出现不适,首先应从它的说明书中查找蛛丝马迹.如果用药后出现的症状在说明书“不良反应”一栏已有明确注释,则发生该药物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较大.另外,还可以根据用药后的时间关系进行推断.有的过敏症状在用药后的数秒或数分钟内就会发生,如胸闷,心跳加速,脸色苍白,脉弱,血压下降等,需立即抢救;有的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如发热,固定性红斑,水疱,恶心,呕吐或腹痛等;有的1~2周后发生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或水肿;有的甚至在停药后较长时间发生耳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指导意见:一旦发生过敏反应,要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尽快去医院及时诊治.如果过敏反应轻微,家中又备有抗过敏药物(如开瑞坦,扑尔敏,西替利嗪等),可按说明书指示的用法立即使用.如果患者出现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冰凉,血压下降等表现,应立即送医院.在去医院之前,要迅速设法让患者就地平躺,让头偏向一侧,解开衣扣,确保呼吸通畅,若能采取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如清除口鼻内分泌物,吸氧,则更利于缓解病情.